广大旅客朋友如需了解列车加开具体信息,请以“铁路12306”手机APP、网站以及车站大屏为准,或致电铁路客服热线020-12306咨询,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文|郑焕钊
“班味”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出自“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变了”的热搜词条,用来形容当代职场人一种常见的生活状态。从广义上,“班味”泛指职业身份在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痕迹;狭义上则特指上班族从里到外所表现出来的独有的“疲惫”气质——不仅是素面朝天、衣着随意的外在表现,更包含其内心世界中的工作压力、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个人生活和自由受限的心理状态。“班味”一词,正是对这种内外叠加的疲惫感的精准描述。
“班味”一词流行的背后,是当代“打工人”所面临的普遍性的工作压力及其所带来的情绪状态。日本经济学家森冈孝二就曾提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产业重组引发的工作竞争加剧,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工作加速,网络媒介对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模糊,消费社会所激发的大众欲望以及经济活动的24小时化等因素,是导致就业者感到劳累的根本原因。
从根本上而言,“内卷”“班味”等热词的流行,体现了当下职场中人对于工作压力和疲惫状态的自我反思,以及对生活意义感和价值观的重视。另一方面,以不断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获得快感的行为,例如刷视频、玩游戏等解压方式,不仅未能带来精神上的真正满足,而且通过“熬最深的夜”、从手机中抢救个人时间,反而容易引发更深刻的内心空虚和精神疲惫。相应地,“去班味”一词的流行,表达了他们期望工作与生活达成平衡,重塑人生意义和生活价值的迫切愿望。
在社交媒体上,以日常打卡、计划分享、生活小结等方式,探索“下班后的新生活”行动一呼百应。它如同一则新生活的宣言,参与者试图从通勤的两点一线,从码字、改PPT、报表、开会、加班的流程中解放出来,探寻人生的多元化可能性,赋予生活新的“仪式感”;又以对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以及“打卡”、记录与分享,为个人独特的生活赋予意义和价值。
在这场年轻一代“去班味”的集体联动中,全国多地青年夜校的蓬勃发展,颇为引人瞩目,部分一线城市甚至出现了数十万人在线“抢课”的盛况。这些夜校课程,包含非遗技艺、舞蹈声乐、茶艺花艺、视频制作、演讲口才、燃脂搏击等丰富类型,涵盖传统文化、科技应用、职业技能、心理咨询、艺术鉴赏、健康养生、时尚生活等多个领域,成为助力青年拓宽知识广度、完善个人素养、提升审美志趣和生活质感的重要支点。夜校、博物馆的火爆,包括观展等行为的社交化,表征着一种下班后线下新生活方式的兴起,是年轻“打工人”以积极的人生姿态,探索生活别样风采,以之获取生活意义、对抗电子媒介依赖的自律行动。
实际上,“躺平”“佛系”等不过是许多年轻人面对压力的一种自嘲姿态。无论是“下班后新生活计划”,还是全国性的青年夜校的火爆,“去班味”的蔚然成风,都表明年轻一代职场众人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时并没有消沉、颓废。他们以一种集体性的联动方式,通过对社交恐惧和手机依赖的自我克服,对生活多样性进行探索,以此对抗狭隘的职场价值观,并以更加清醒的自律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摆脱生活的无意义感,探索更为美好的生活状态。
当然,“打工人”也要警惕“去班味”一词被消费主义征用的陷阱。例如某些商家通过包装和宣传,吹嘘只要购买某些产品或服务,就能有效缓解职场压力、提升生活品质等。这种消费主义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加剧了年轻人的焦虑感,使他们更加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逃避现实的心理慰藉,从而与“去班味”的初衷背道而驰。总而言之,“去班味”指向的,应是努力探索、挖掘美好生活的潜能,寻找身心的安身所在,在职业和生活中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才能真正驱散“班味”。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股票配资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