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申动力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4.05亿元,同比上升26.0%;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上升4.78%;扣非净利润3.69亿元,同比上升2.3%;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5.92亿元,同比上升42.9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4.0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8.12%;负债率53.23%,投资收益2783.43万元,财务费用5774.6万元,毛利率14.18%。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的创作思想,提得很好,既反对那种无病呻吟、言之无物,也提醒大家对文字语言的理解结合要结合时和事,要到具体的语境之中去寻求真正的逻辑和思想。
在经典文言文教材《古文观止》中,选录了《左传》名篇《曹刿论战》,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其中还包含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经典名句。
初读此篇的时候,正是初中阶段,不由自主地为曹刿的精妙战术而拍案叫绝。但是多年之后,再读此文此事,内心却怎么也欢快不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沉重和忧伤。
咱先来逐字逐句地温习一下原文吧,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咱进行分段翻译。
原文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某年,齐国要收拾鲁国,鲁国的国君鲁庄公被迫迎战,于是曹刿便挺身而出为主分忧。但是有人就给他泼冷水,说这种国家大事都是上层人的事,你曹刿瞎掺和个啥?意思是说曹刿级别不够。但曹刿却没有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一套,而是直接说那些上层人堕落太久了,智商下降,整不明白这些事。必须得自己出手。
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齐国征伐鲁国的原因,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春秋时期那些诸侯国也不至于吃饱了没事干就干架,齐国伐鲁是因为齐国国君齐桓公要找鲁国报仇来了。
那么,鲁国跟齐桓公究竟有啥恩怨情仇呢?这还得从齐桓公上位的过程讲起。
齐国传承到了齐襄公手里时,那叫一个乱。乱到啥程度呢?就是王室成员都比较担心自己能否看到明天早上的太阳。所以,公子小白和他哥哥公子纠这两个小机灵鬼逮到机会跑国外去了,国内形势不明朗,咱绝不会回国,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万一你们都杀疯了,我们再回国摘桃子也犹未可知。结果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跑到了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保护下跑到了鲁国。
没过多久,被认定为情绪非常不稳定的齐襄公被政变杀死。但杀死他的公子无知像得了传染病似的,上位也是一顿胡搞,所以也被一个叫雍廪的大夫给杀了。(画外音:大家从中有没有看到三家分晋的雏形?)
公子无知被杀之后,拥有被选举资格的齐国接班人也就剩下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这两个长腿公子了。谁来接班呢?先到先得呗!
于是,公子白便和他哥公子纠开启了一场著名的快跑比赛。其实,从客观条件来讲,公子纠的赛程更短,优势十分明显。但公子纠为了稳操胜券,接受了管仲的意见,对公子小白进行半路截杀。但是呢,管仲击杀公子小白最终只取得了一个自嗨结果——管仲以为公子小白死了,但实际上并没有。
公子纠因此觉得自己是最后唯一一个玩家了,所以也就不着急了,便不考虑落袋为安那些事了,路上的速度就降下来了。结果被假死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占了王位。
夺嫡失败的公子纠再次回到了鲁国,进而也宣布鲁国这次风险投资失败。
但是,鲁国国君又如何不希望隔壁村的村长是自己人呢?便发兵攻打了齐国,打算霸王硬上弓地把有鲁国印记的公子纠推上位。
可所有的欲望最后都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想法很多的鲁国并没有打过齐国,被迫用“处死公子纠、交出管仲”的方式对齐国进行赔礼道歉。兄弟,对不住了,是我不礼貌,你多多担待。
然而,齐国真的会担待一个敢如此冒犯自己的邻居吗?计较不计较得取决于我方便不方便收拾你。公子小白(齐桓公)在稳住国内形势后,便开始对鲁国兴师问罪了。
这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长勺之战的前因后果。
然后,我们也要想一想,国战在即,曹刿想要为国效力,为什么会遭到“乡人”的冷言冷语呢?这就是远古版本的阶级鄙视链。你曹刿什么级别?还想掺和国家大事,是喝高了不清楚自己的斤两了吗?国家兴亡,那是贵族们的事,你没有入场资格。
其实曹刿的祖先是曹叔振铎,也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曾被封为曹国国君。所以曹刿也算是鲁国王室的远房亲戚。估计是他们家后来不给力,慢慢变成了破落户了。多少有点“春秋刘备”的感觉吧。
落魄的不如鸡,尽管你曹刿的祖上也是贵族,但你真的已经不是了,所以你就应该安守本分,按老祖宗周公定的规矩,该干嘛干嘛去。看懂了没?说明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已经相当根深蒂固了。
同时,这也反映当时的社会底层人对国家命运、使命担当,是比较麻木和迷惘的。因为啥?因为说了也没用啊。咱们都是升斗小民,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这就足够了。神仙打架的事情,咱们不关心。
然而,曹刿为什么要另类地挺身而出呢?真的是因为“肉食者鄙”吗?别开玩笑了,咱们读书少,什么吃得好穿的好的人没有社会底层人聪明这一套,咱们真不敢相信!人家天天就是玩政治大游戏的,你们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结果你说人家脑子没你好使,必须得由你来力挽狂澜,这有点颠覆我们的正常认知了。
曹刿主动请缨,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自己借机立功从而实现阶级跃升;另一个则是他保全鲁国也就是保全了他自己和其他底层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曹刿还是顺利见到了鲁庄公。于是便出现了第二段:
原文二: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这个人还是有点小聪明的,知道不能一见面就表示自己是过来帮人解决问题的,这样容易让人感觉你是一个大忽悠而予以拒绝,必须要一步一步地把对方逼到无计可施的地步,他才会心甘情愿地给你机会。
曹刿问鲁庄公靠什么去打仗?鲁庄公先是说了自己不吃独食,会做到利益共享,有啥好东西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曹刿反驳说,这些都是小恩小惠,为啥是小恩小惠呢?因为你的封赐,受众有限,不会普及百姓,所以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鲁庄公然后又说了诚信敬畏,不弄虚作假,不忽悠神明,祭祀的态度和祭品都保真,绝不弄虚作假。曹刿继续反驳,这种诚信还是属于格局没打开,鬼神都不会相信,自然也就不会保佑你。
接连两次被怼的鲁庄公只能给出第三种解释了,咱能做到司法公正,实事求是地去处理每一件诉讼案件。曹刿这个时候才表示了赞同和支持,说这是真正的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能够获得民心支持。并请求作战的时候带上他。
这段话乍一看平淡无奇,仔细去揣摩却内容丰富。
首先从曹刿和鲁庄公的问对之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当时的统治者心里,国家可以依仗的力量依次是身边人(贵族阶级)、鬼神(神秘阶级)和人民(底层阶级)。广大人民是非常不受重视的,是最后逼不得已的选项。也正是这种潜在的统治文化导致前面所提到的“乡人”对鲁国的国家命运并不怎么关心,还劝曹刿不要多管闲事。
其次曹刿这次自荐为什么能成功呢?他用了一种反客为主的否定思维。先不断地否定你们的原有方案和意见,只有把你甲方搞得无所适从之后,我的肯定意见才有分量,进而我这个人在你眼里才有分量。
最后,曹刿和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背后有啥逻辑关联呢?鲁庄公的分封意识是在拉拢什么阶级,自然是他身边的大夫阶层;然后祭祀呢?那就是通过各种仪式、典礼去拉拢精英阶层,也就是士。最后才是用公平正义去拉拢平民阶层。这一方面说明统治者自上而下的利益链条和思维惯性,亘古未变,另一方面也曹刿突出阶级优势的一种方式。
到此,咱们才能真正理解曹刿前面为何会说出那句“肉食者鄙”了?阶级鄙视链的结果嘛!你们不能照顾我们的阶级利益,我便认为你们水平不行。使劲地批判你们,才能使你们重视我们,我们才有机会去证明自己。
原文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和曹刿统一意见的鲁庄公,高规格地与曹刿同坐另一辆车奔赴长勺战场了。鲁庄公要击鼓进兵,曹刿予以制止,直到齐国的三板斧搞完了,曹刿才让鲁庄公击鼓进攻。然后,齐军大败。鲁庄公又下令要立马追击,曹刿再次说不行,直到他通过车辙混乱确认了齐军是真的溃败了,才跟鲁庄公可以追击了。
原文四: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大胜之后,鲁庄公问曹刿,你的取胜逻辑是啥?曹刿说,打仗打的是勇猛和气势。这玩意不可能是源源不断的,一般地,第一次进攻是气势如虹的;但是到了第二次,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连续拱了三次都没能成功,就会信心全无。所以我们趁他们打完三板斧之后去反攻他们,他们自然会心虚,必败无疑。但是防止对方不讲武德,是诈败,咱要通过车辙去判断他们的真实情况,我看车辙混乱,又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去了,确实是败退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这一部分的内容其实一直被视为曹刿的高光时刻,咱年轻的时候也为曹刿的灵活变通、扬长避短、客观谨慎而大为点赞。
但是随着社会阅历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长大后,咱真的会从中看出冷汗直流的感觉来。
春秋时期,其实并没有礼崩乐坏,也就是大家都还是比较守规矩的。咱甭管《周礼》那一套是否先进,但是它能把天下各个阶层都安抚下来,其实这就是合理的。请大家记住,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大家愿意守规矩永远比不愿意守规矩要好得多。
周礼的约束之下,其实打仗也是有各种规则限制的,很多行为是上不得台面的。比如你不能搞偷袭,要用正式文书、正当理由去通知人家,我要打你了;比如你要用祭祀和誓师的方式,给祖宗神灵、举国臣民一个说法、一种信念;比如为了限制战争的破坏性,最初的战争是比较讲究单挑的,也就是致师,也就是各派猛将单挑,跟后世的擂台赛比较类似……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各种有规则的擂台赛,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搏击、野战。比如众所周知的宋襄公因为不愿意半渡而击而成为后世人的笑饵,确实让人挺伤感的,宋襄公守规矩难道错了吗?没错呀!错就错在他败了。这说明,历史文化已经从这个时候开始往成王败寇的方向发展了,开始慢慢演变成了结果决定一切,慢慢发展成了各种极端的精致利己主义。
曹刿和鲁国为什么能取胜?真正是曹刿前面提出的“依靠广大人民”吗?不是的!而是建立在齐国愿意遵守规则而曹刿和鲁国不愿意按套路出牌的基础上。
当时的正式交战方式,是双方以鼓声为号,公平对冲,战车在前、步兵在后,决出胜负之后,便以鸣金为号,及时罢兵。曹刿是怎么玩套路的?给大家复盘一下:
我感觉我打不过你们齐军,所以你在开始信号之后,发起了第一次进攻,咱压根不搭理。潜台词是我还没准备好,你们就抢节奏了,你们胜之不武,必须得重来;然后,第二次还是这样的剧本,让齐军觉得自己反应迟钝,自己是在趁人之危,又退回去重来。然后第三次他们突然出手,打了齐军一个始料不及……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一方面利用规则保护自己、麻痹对方,另一方面则主动去破坏规则。这一点在周星驰电影《行运一条龙》中,周星驰和大师兄断水流的擂台对决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长勺之战,曹刿和鲁国才是真正的胜之不武。警察玩不过土匪、君子玩不过小人的悲哀就是从这样的背景下衍生的。
然后,按照当时的规矩,分出胜负之后,也不是你想痛打落水狗就可以痛打落水狗的。根据《司马法·仁本》记载: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也就是说,你要巩固战果,在人家认输的前提下,你也只能追击90里,这也是只分胜负、不决生死的公认规则。成语“退避三舍”就是这个意思——咱认输了,你就不能赶尽杀绝。
但是,曹刿是怎么操作的呢?齐军确实是败了,咱赶紧痛打落水狗吧。只要能扩大战果,啥规矩不规矩的,那都不重要。
咱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各种拳击擂台争霸,是不是有各种规则保护?要听裁判的号令,要不准攻击要害,在对方倒地后要给对方10秒钟的反应时间,裁判给出暂停和终止信号时,不管你多么亢奋或者愤怒,都得停下来……这就是规矩,这就是利益,这就是对人的原始保护。但是,如果某个选手或者多个选手公然破坏规则,后果是什么?是用毒、用暗器、下狠手、使阴招各种礼崩乐坏的现象会层出不穷的。
曹刿和鲁国确实是赢了当下,但他们也确实是输了未来。自此之后,各诸侯国都因此不愿意和鲁国结盟了,为啥呢?你们鲁国太不讲究了呗!人设崩塌之后,鲁国又能得意多久呢?你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慢慢衰亡去吧!
鲁国干这事其实并不止这一次,后来齐国一雪前耻,多次暴打鲁国,逼得鲁国割让很多城池去息事宁人,但是在齐鲁会盟的时候,将军曹沫又挟持了齐国元勋,逼得齐国把割让的城池悉数退还。啥意思呢?你们愿不愿意愿赌服输咱不管,但我们鲁国既要赌又不认输。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一发不可收拾。谁也别怨谁,有些事情,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没法制止了。所以,往后的历史文化是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残酷的,源头就是在于春秋时期出现了曹刿这种不守规矩的小聪明,在于宋襄公那种坚守原则的谦谦君子被打成了迂腐固执的可笑者……
自此之后,国之大事由“祀与戎(守礼的祭祀和军事)”彻底变成了“兵者,诡道也”,有规则的擂台赛彻底变成了无规则的自由搏击,大家各凭手段吧,看看谁能笑到最后……但是,不讲究、无约束的背景下,谁又可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呢?一切胜利都是暂时的!
教员后来把曹刿论战的战术思想提炼成了“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思想,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背景和基础不同,从曹刿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周礼的公信力已经被破坏殆尽,再说小日本是外族入侵也没必要跟他们讲什么道德规矩。老人家是真正的实事求是。
总而言之,是站在今天的上帝视角还是设身处地去结合当时环境解读《曹刿论战》杠杆融资利率,结论和感受是大相径庭的。大家觉得如何呢?